现在位置:首页 > 实用资料 > 生活课堂 > 节日知识 > 二十四节气 > 立夏 >  立夏节气的由来典故有哪些

立夏节气的由来典故有哪些

阅读: 立夏 我要投稿

立夏时间上说是夏天的开始,但是针对不同地区,还是有不一样的情况的,因为南北方温差大,所以进入夏季的时间并不一样,立夏节气的由来典故有哪些你知道吗?一起来看看立夏节气的由来典故有哪些,欢迎查阅!yNk非凡网

立夏节气的由来典故有哪些yNk非凡网

更多立夏相关内容推荐↓↓↓yNk非凡网

为什么立夏要吃鸡蛋
yNk非凡网

二十四节气之立夏的由来
yNk非凡网

2022有关立夏的谚语100句
yNk非凡网

2022立夏节气经典诗句诗词yNk非凡网

立夏节气的由来典故yNk非凡网

立夏的由来典故1:yNk非凡网

立夏“称人”的第二种传说与三国时的蜀后主刘禅有关。yNk非凡网

三国末期,后主刘禅经营的蜀国已是兵微将寡国力不继。这一年魏国大将邓艾奉命率大军伐蜀,兵逼刘禅投降。蜀国有位忠臣叫正,他对邓艾提出“刘禅乃一国之君,投降去了魏都后不能受到半点虐待,不能瘦一星半点肉,不然宁死不降”。邓艾答应了这一条件。yNk非凡网

刘禅投降后被带到了当时魏国的都城洛阳,魏国公封他为安乐公,赐给他住宅、绸缎万匹、美女百名。刘[禅从此花天酒地吃喝玩乐竟没有半点忘国之耻。第二年正叫人给刘禅称了一下体重,这忘国之君不仅没瘦反而重了二十多斤。这一天也恰好是立夏日,《三国演义》里有诗说“追玩作乐笑颜开,不念危土半点哀。快乐异乡忘故国,方知后主是庸才。”yNk非凡网

立夏的由来典故2:yNk非凡网

立夏还是一个传统的岁时礼俗节日,周代在立夏这一天,天子要率三公九卿和众大夫,到城南郊外迎夏。并举行祭祀先帝祝融的仪式。汉代也沿承此俗,《后汉书·祭祀志》载:“立夏之日迎夏,于南郊,祭赤帝祝融,车旗服饰皆赤。”歌《朱明》,舞《云翅之舞》。到宋代,礼仪更趋繁琐。至明代始有“尝新风俗”。清代《帝京岁时纪胜》载“立夏取平时曝晒之米粉春芽,并用糖面煎作各色果叠,相互馈送”。并用柳枝穿果叠作小儿食品,江浙一带还有立夏吃花饭的习俗,也有叫“吃补食”的。民间习俗还有“立夏吃蛋,石头都踩烂”,说立夏时吃鸡蛋鸭蛋可以增强体质,还可以耐暑。有的立夏食笋,有的立夏喝酒,都是赶在节日这天,名曰“立夏见三新”,南方地区旧时逢立夏日,各家蒸新茶,并配以各种水果,馈赠亲戚邻居。yNk非凡网

各地立夏饮食习俗yNk非凡网

五色饭:旧时,乡间用赤豆、黄豆、黑豆、青豆、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“五色饭”,称作立夏饭。yNk非凡网

吃软菜:南方有些地方有立夏吃软菜(君踏菜)的习俗,说吃后夏天不会生痱子,皮肤会像软菜一样光滑。yNk非凡网

吃虾面:旧时,闽南地区立夏吃虾面,把虾掺入面条中煮食,虾熟后变红,为吉祥之色,而虾与夏谐音,以此表达对夏季的祝愿。yNk非凡网

吃“光饼”:福建一些地区立夏有吃“光饼”习俗。yNk非凡网

“七家粥”:浙东农村立夏吃“七家粥”,“七家粥”是汇集了左邻右舍各家的米,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糖,煮成一大锅粥,由大家来分食。说是吃了这种粥,邻里辑穆,一心去夏耕夏种。yNk非凡网

立夏养生方法yNk非凡网

1、思想宜清静yNk非凡网

盛夏酷暑炎热,人们容易闷热不安和困倦烦躁。所以,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,神清气和,心静自然凉。yNk非凡网

2、饮食宜清淡yNk非凡网

炎夏的饮食应以清淡、质软,易于消化为主,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。清淡饮食能清热、防暑、敛汗、补液,还能增进食欲。多吃新鲜蔬菜瓜果,既可满足所需营养,又可预防中暑。主食以稀为宜,如绿豆粥、莲子粥、荷叶粥等。可适当饮些清凉饮料,如酸梅汤、菊花茶等。但冷饮要适度,不可偏嗜寒凉之品,否则会伤阴而损身。yNk非凡网

3、住房宜清凉yNk非凡网

早晚应该打开窗户让房间通风换气。中午的时候室外温度太高,所以建议将门窗关紧,拉上窗帘,把热气挡在室外。这样做有利于室内保持阴凉,会帮助我们睡得舒服一点。yNk非凡网

4、游乐宜清幽yNk非凡网

炎夏不可远途跋涉,应该就近寻幽。早晨,曙光初照,三气清新,可到草木繁茂的园林散步锻炼,吐故纳新。傍晚,当太阳下山之后,可漫步徜徉于江边、湖畔,习习凉风,会使你心静似水,消除一天的疲劳。yNk非凡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