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位置:首页 > 实用资料 > 生活课堂 > 节日知识 > 二十四节气 > 夏至 >  夏至的由来与传统习俗

夏至的由来与传统习俗

阅读: 夏至 我要投稿

夏至的由来与传统习俗_夏至来历与传统风俗JkU非凡网

夏至在中夏之位,即午位,午属阳;夏至虽然阳气较盛,且白昼最长,但却未必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,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夏至的由来及传统习俗,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。JkU非凡网

夏至的由来与传统习俗JkU非凡网

夏至的由来JkU非凡网

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。公元前七世纪,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,就确定了夏至。据《恪遵宪度抄本》:"日北至,日长之至,日影短至,故曰夏至。至者,极也。"夏至这天,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,几乎直射北回归线(北纬23°26'),是北半球各地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,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。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,杭州市为14小时,北京约15小时,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。在北极圈以北,这一天太阳整日都位于地平线之上,成为北半球一年中极昼范围最广的一天。同时,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,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。在北京地区,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高达73°32′。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,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。而此时的南半球正值隆冬。JkU非凡网

天文专家称,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,这天过后它将走"回头路"。夏至过后,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,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。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,夏至日过后,正午太阳高度也开始逐日降低。民间有"吃过夏至面,一天短一线"的说法,我国唐代诗人韦应物的《夏至避暑北池》也曾写到"昼晷已云极,宵漏自此长"。JkU非凡网

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:"一候鹿角解;二候蝉始鸣;三候半夏生。"麋与鹿虽属同科,但古人认为,二者一属阴一属阳。鹿的角朝前生,所以属阳。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,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。而麋因属阴,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;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;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,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。由此可见,在炎热的仲夏,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,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。JkU非凡网

中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"时",一般头时3天,中时5天,末时7天。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,日照充足,作物生长很快,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。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,有"夏至雨点值千金"之说。一般年份,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。《荆楚岁时记》中记有:"六月必有三时雨,田家以为甘泽,邑里相贺。"可见在1000多年前人们已对此降雨特点有明确的认识。JkU非凡网

夏至的传统习俗JkU非凡网

祭神祀祖JkU非凡网

夏至时值麦收,自古就有在此时庆祝丰收、祭祀祖先之俗,以祈求消灾年丰。因此,夏至作为节日,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。如今,有的地方在夏至前后还会举办隆重的`“过夏麦”,系古代“夏祭”活动的遗存。JkU非凡网

食“麦粽”与“夏至饼”JkU非凡网

江南食俗。《吴江县志》载:“夏至日,作麦粽,祭先毕,则以相饷。”不仅食“麦粽”,而且将“麦粽”作为礼物,互相馈赠。农家还擀面为薄饼,烤熟,夹以青菜、豆荚、豆腐及腊肉等,祭祖后食用,或分赠亲友,俗谓“夏至饼”。JkU非凡网

冬至馄饨夏至面JkU非凡网

自古以来,中国民间就有“冬至馄饨夏至面”的说法,以及“吃过夏至面,一天短一线”之说。南方的面条品种多,如阳春面、干汤面、肉丝面、三鲜面、过桥面、麻油凉拌面等,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。“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,所以,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。”JkU非凡网

广东:凉食避暑JkU非凡网

人们喜好在夏天滋补凉食避暑,因此,居民在夏季普遍煲清补凉汤、凉茶、酸梅汤等比较传统而且十分清甜的食物。而且夏天食物多调醋,少盐、少姜、少蒜、味清淡,以粉面、瘦肉、青菜、瓜类等为主。JkU非凡网

江苏常州、无锡:吃馄饨JkU非凡网

夏至这天,无锡人早晨吃麦粥,中午吃馄饨,取混沌和合之意。有谚语说:“夏至馄饨冬至团,四季安康人团圆。”吃过馄饨,为孩童称体重,希望孩童体重增加更健康。JkU非凡网

夏至诗词鉴赏JkU非凡网

《夏至日作》JkU非凡网

唐朝·权德舆JkU非凡网

枢无停运,四序相错行。JkU非凡网

寄言赫曦景,今日一阴生。JkU非凡网

《夏至避暑北池》JkU非凡网

唐代·韦应物JkU非凡网

昼晷已云极,宵漏自此长。JkU非凡网

未及施政教,所忧变炎凉。JkU非凡网

公门日多暇,是月农稍忙。JkU非凡网

高居念田里,苦热安可当。JkU非凡网

亭午息群物,独游爱方塘。JkU非凡网

门闭阴寂寂,城高树苍苍。JkU非凡网

绿筠尚含粉,圆荷始散芳。JkU非凡网

于焉洒烦抱,可以对华觞。JkU非凡网

《竹 枝 词》JkU非凡网

唐朝·刘禹锡JkU非凡网

杨柳青青江水平,闻郎岸上踏歌声。JkU非凡网

东边日出西边雨,道是无晴却有晴。JkU非凡网

《夏至》JkU非凡网

宋朝·张耒JkU非凡网

长养功已极,大运忽云迁。JkU非凡网

人间漫未知,微阴生九原。JkU非凡网

杀生忽更柄,寒暑将成年。JkU非凡网

崔巍干云树,安得保芳鲜。JkU非凡网

几微物所忽,渐进理必然。JkU非凡网

韪哉观化子,默坐付忘言。JkU非凡网

《夏至过东市二绝》JkU非凡网

(宋)·洪咨夔JkU非凡网

插遍秧畴雨恰晴,牧儿顶踵是升平。JkU非凡网

秃穿犊鼻迎风去,横坐牛腰趁草行。JkU非凡网

《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葆真二首》JkU非凡网

(宋)·陈与义JkU非凡网

明波影千柳,绀屋朝万荷。JkU非凡网

物新感节移,意定觉景多。JkU非凡网

游鱼聚亭影,镜面散微涡。JkU非凡网

江湖岂在远,所欠雨一蓑。JkU非凡网

忽看带箭禽,三叹无奈何。JkU非凡网

夏至的由来与传统习俗相关文章:

JkU非凡网

★ 夏至的由来及饮食习俗JkU非凡网

★ 夏至的简介及习俗JkU非凡网

★ 关于夏至的传统习俗介绍JkU非凡网

★ 24节气夏至有什么习俗JkU非凡网

★ 夏至节气的来历是什么JkU非凡网

★ 夏至的起源民间经典传说故事JkU非凡网

★ 夏至节气的特点和风俗JkU非凡网

★ 夏至的传统习俗及注意事项JkU非凡网

★ 关于24节气夏至风俗活动JkU非凡网

★ 关于立夏的由来和风俗JkU非凡网